聚合物共混改性过程中控制分散相粒径的方法介绍

  • A+
所属分类:成型加工

在实际共混过程中,得到的共混物的分散相粒径经常比最佳粒径大。因此,通常受到关注的是如何降低分散相的粒径,以及如何使粒径分布趋于均匀。这里介绍可从共混时间、物料粘度等方面加以调节,以降低分散相粒径。

1.共混时间的影响

在共混过程中,分散相粒子破碎的难易与粒子的大小有关。大粒子易于破碎。而小粒子较难破碎。因此,共混过程就伴随着分散相粒径的减小和粒径的自动均匀化过程。因而,为达到降低分散相粒径和使粒径均匀化的目的,应该保证有足够的共混时间。

对于同一共混体系,同样的共混设备,分散相粒径会随共混时间延长而降低,粒径分布也会随之均匀化,直至达到破碎与集聚的动态平衡。

当然,共混时间也不可过长。因为达到或接近平衡粒径后,继续进行共混已经没有降低分散相粒径的效果,而且还会导致高聚物的降解。

此外,通过改变共混设备的结构,提高共混设备的分散效率,可以大大降低所需的共混时间。改善共混组分之间的相容性,也有助于缩短共混时间。

2.共混组分熔体粘度的影响

共混组分的熔体粘度,对于混合过程及分散相的粒径大小有重要影响,是共混工艺中需考虑的重要因素。

(1)分散相粘度与连续相粘度的影响。分散相物料的宏观破碎能EDK减小,可以使分散相平衡粒径降低。宏观破碎能EDK决定于分散相物料的熔体粘度,以及其粘弹性。降低分散相物料的熔体粘度,可以使宏观破碎能EDK降低,进而可以使分散相粒子易于被破碎分散。换言之,降低分散相物料的熔体粘度,将有助于降低分散相粒径。

另外,外界作用于分散相颗粒的剪切力,是通过连续相传递给分散相的。因而,提高连续相的粘度,有助于降低分散相粒径。

因此,提高连续相粘度或降低分散相粘度,都可以使分散相粒径降低。但是,连续相粘度的提高与分散相粘度的降低,都是有一定限度的,是要受到一定制约的。"软包硬"规律就是制约粘度变化的一个重要规律。

(2)"软包硬"规律。在聚合物共混改性中,可将两相体系中熔体粘度较低的一相称为"软相",而将熔体粘度较高的一相称为"硬相"。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都表明,在共混过程中,熔体粘度较低的一相总是倾向于成为连续相,而熔体粘度较高的一相总是倾向于成为分散相。这一规律被形象地称为"软包硬"规律。

需要指出的是,"软包硬"规律涉及的只是一种倾向。倾向于成为连续相的物料组分并不一定就能够成为连续相,对分散相也是一样。这是因为熔体粘度并不是影响共混过程的唯一因素,共混过程还要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共混物组成的配比。尽管如此,"软包硬"规律仍然是共混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因素。

(3)等粘点的作用。综合考虑分散相粘度与连续相粘度对分散相粒径的影响,以及"软包硬"规律,就不难看出,分散相粘度的降低是有限度的,通常不能低于连续相粘度,因为,如果分散相粘度低于连续相粘度,就会变为"软相",按"软包硬"的规律,就会倾向于成为连续相,而不再成为分散相。同样的,连续相粘度的提高,通常也不高于分散相粘度。

因此可以得到一个推论:在两相粘度接近于相等的情况下,最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分散结果。两相熔体粘度相等的一点,被称为"等粘点"。在两相粘度相等的情况下,若其他因素不变,可获得最小的分散相粒径。

等粘点理论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以橡胶﹣塑料共混体系为例,一般来讲,橡胶的熔体粘度对温度的变化较为不敏感,而塑料的熔体粘度对温度的变化则较为敏感。相应地,在橡胶与塑料的熔体粘度﹣温度曲线上,就会有一个交汇点。这个交汇点就是等粘点。相交的温度T为等粘点温度,即两相粘度达到相等的温度。在适当的配比范围之内,将橡胶﹣塑料共混体系在高于等粘点温度的温度下共混,这时橡胶粘度较高,是"硬相",而塑料粘度较低,是"软相"。根据"软包硬"规律,塑料易于成为连续相。若所制备的产品需要以塑料为连续相,则适宜在高于等粘点温度的条件下的共混。反之,在低于T的条件下,橡胶相是"软相",而塑料相是"硬相",宜于制备以橡胶为连续相的共混物。

此外,考虑到在接近等粘点的条件下,可获得较小的分散相粒径,所以,宜在略高于或略低于等粘点的条件下共混。

以上讨论的共混方法,是在"一步法"条件下采用的。所谓"一步法",是指共混过程一步完成的方法。

(4)调控熔体粘度的方法。从以上讨论中可以看出,熔体粘度对共混过程及分散相粒径有重要影响。因而,对熔体粘度进行调控,就成了共混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①采用温度调节。温度调节是对熔体粘度进行调控的最有效的方法。利用不同物料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不同,常常可以找到接近于两相等粘点的温度。

②用助剂进行调节。许多助剂,如填充剂、软化剂等,可以调节物料的熔体粘度。譬如,在橡胶中加人炭黑,可以使熔体粘度升高;给橡胶充油,则可以使熔体粘度降低。

③改变分子量。聚合物的分子量也是影响熔体粘度的重要因素。在其他性能许可的条件下,适当调节共混组成的分子量,将有助于熔体粘度的调控。

3.界面张力与相容剂的影响

在关系式R*=12PσΦD/π/(ηγ-4PΦD EDK/π)中,降低界面张力σ,也可以使分散相粒径变小。通过添加相容剂的方法,可以改善两相间的界面结合,使界面张力降低,从而使分散相粒径变小。譬如,在聚丙烯与聚酰胺的共混体系中,加入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作为相容剂,与未加相容剂的共混物相比,加入相容剂的共混的分散相粒径明显变小。利用相容剂来控制分散相粒径的方法,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除了以上讨论的共混时间、熔体粘度以及相容剂可影响分散相粒径之外,设备因素也是影响分散相粒径的重要因素。

  • TPV/TPE业务助理
  • weinxin
  • 更多好文敬请关注
  • weinxin
转载橡塑文章,请获得美特授权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