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橡胶

  • A+
所属分类:橡胶文章

阻燃橡胶是指能延缓着火、降低火焰传播速度,且在离开外部火焰后,其自身燃烧火焰能迅速自行熄灭的橡胶。

阻燃包括多方面:①非着火性,材料炭化而不着火燃烧;②耐延燃性,材料着火燃烧,但难于扩展蔓延;③自熄性,移除火焰后自然熄灭;④无焰燃烧的残焰时间短;⑤燃烧时无滴落。

广义上的阻燃性还包括安全性,能有效地抑制烟尘、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及对人体的危害等。

研究和评价聚合物材料可燃性,最常用的方法是氧指数法(OI)。氧指数表示试样在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中燃烧时所需的最低含氧量。氧指数越大,表示聚合物可燃性越小,阻燃性能越好。

橡胶燃烧的实质是橡胶在高温下发生分解,生成可燃性气体,进而在氧和热的作用下发生燃烧。因此阻燃的主要方法是断绝燃烧时所需要的氧气或隔离热源。提高橡胶制品阻燃性:一是要抑制橡胶高温分解所产生的可燃性气体,例如加入卤素化合物,使之产生难燃性气体,以隔离热源和氧气;二是尽可能降低体系温度、吸收热量,例如加入氢氧化铝,它在受热时放出结晶水、吸收热量或提高热传导性,也可起到阻燃作用;三是选用自身阻燃性好、氧指数高、耐热性好、与阻燃剂和填充剂相容性好、燃烧传播速度较低的材料作为主体材料。阻燃橡胶的配方设计主要是主体材料橡胶和阻燃剂的选择。

阻燃橡胶种类选择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①橡胶本身具有阻燃性;②燃烧时发热量低;③具有良好的高温耐热性。阻燃橡胶的主体材料多选用难燃橡胶、难燃树脂或两者并用。

从阻燃效果来看,橡胶可分为三类:

①烃类橡胶(如天然橡胶、顺丁橡胶、丁苯橡胶、乙丙橡胶、丁腈橡胶、丁基橡胶等),氧指数均<20%,易燃;

②含卤橡胶(氟橡胶>氯丁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氯化聚乙烯),氟橡胶氧指数≥65%,其他为25%~32%;

③主链含非碳元素的橡胶(如硅橡胶、氯醚橡胶、聚氨酯橡胶等),部分易燃/难燃。

橡胶和树脂的阻燃性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含卤素、苯环或共轭双键的橡胶氧指数高(如氯丁橡胶OI=33%,属难燃橡胶)

-非极性烃类橡胶氧指数最低(如三元乙丙橡胶OI=20%,易燃)

-树脂分子链含苯环/卤素时氧指数高(如PVC氧指数比PE高50%,PTFE比PE高75%)

因此主体材料应选择:氯丁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氯醚橡胶、氯化聚乙烯、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等含卤素化合物。硅橡胶也是较好的阻燃聚合物。

阻燃剂是指能够延迟或阻止高分子材料燃烧的配合剂。按阻燃元素可分为:

-卤系阻燃剂

-磷系阻燃剂

-氮系阻燃剂

-磷-卤系阻燃剂

-磷-氮系阻燃剂

卤系阻燃剂主要是氯/溴化合物(如氯化石蜡、全氟环戊烷、氯化聚乙烯、四溴乙烷等),阻燃效果:脂肪族卤化物>脂环族卤化物>芳香族卤化物。作用机理:

1.分解捕获燃烧自由基的X·及HX

2.HX稀释可燃气体并隔绝空气

磷系阻燃剂包括聚磷酸铵、磷酸酯类(如磷酸三甲苯酯/TPP、磷酸三辛酯/TOP、辛基磷酸二苯酯/DPOP等)。其中DPOP是FDA认证的唯一无毒磷酸酯阻燃增塑剂,可用于食品医药包装。作用机理:

1.促进可燃物脱水炭化

2.形成熔融覆盖层隔绝氧气

氮系阻燃剂通过促进交联成碳、释放不燃气体稀释可燃气体实现阻燃。

磷-卤/磷-氮系通过协同效应增强阻燃效果。

按组分分类:

类型特点代表物质
无机盐类阻燃剂热稳定性好、低烟无毒,兼具填充作用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氧化锑、硼酸锌
有机阻燃剂阻燃效率高卤系、磷酸酯、卤代磷酸酯
有机无机混合阻燃剂用非水溶性有机磷酸酯水乳液部分替代无机阻燃剂

阻燃剂用量与性能关系:

-单独使用氯化石蜡-70:需≥30份

-单独使用Al(OH)₃:需≥100份

-Sb₂O₃需与氯化石蜡-70并用(自身无阻燃性)

-总用量临界点:

->11%(质量分数)时:OI>27%,具有阻燃效果

->30%时:OI>35%,阻燃性能显著

->35%时:OI增长缓慢

  • TPV/TPE业务助理
  • weinxin
  • 更多好文敬请关注
  • weinxin
转载橡塑文章,请获得美特授权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